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曾子避席的故事视频_曾子避席

2023-05-01 01:03:16 来源:互联网

1、“曾子避席”道理:讲礼貌,尊重老师。

2、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3、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资料图)

4、出处:秦汉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原文:仲尼居,曾子侍。

5、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6、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7、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译文:曾子是孔子其中一个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8、”扩展资料: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一说为山东嘉祥县 ,一说为平邑县郑城镇)人。

9、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10、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11、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12、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13、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子避席百度百科——曾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

山西隆华铸造有限公司|全球快报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