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天气预报的教案设计

2023-08-25 03:04:54 来源:互联网
x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气预报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这12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天气预报的教案设计相关的文章。


(资料图片)

篇1: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气象的基本知识:天气、气象、气候的含义与区别。

2、了解动物对天气变化的特殊反应。

3、知道天气预报的出台流程。

4、能够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导入,确定主题。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那明天的天气会什么样呢?谁知道?你知道吗?我们如何才会知道呢?谁来替大家想想?我们每天回家都看电视,听广播,有没有什么节目告诉我们明天的天气呢?(看/听天气预报)看来大家都收看过天气预报,现在我先把它给写下来。(板书:天气预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知识。

2、讨论交流: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预报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视里,广播里,每天都定时的为人们播放天气预报,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一会我们再来交流。好,开始。(增减衣服,带雨具,选择时间出门,耕作,出海……)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

在学习如何正确收看天气预报之前,我们先来分清两个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概念。

3、科学概念: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天气预报是由气象台发布出来的。那么,天气和气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下面请看这两个概念:

气象: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现象。比如,我们说:“下雨了”、“刮风了”等等,指的是一种气象。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各种气象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说,天气其实就是各种气象的综合。

4、动物的一些行为可以帮助人们预知天气变化。

下面我们来调节一下,看一幅连环画,名字叫《下雨了》,请大家把书翻到21页。(请同学来分段朗读。)

从这个连环画里面,你获取到哪些下雨前的特殊现象呢?(空气闷、龟壳上结水、燕子低飞、乌云)。很好,那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和现象也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呢? (……)大家说的都很好,看来你们平常很注意观察,真是很有科学家的潜质。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还给我们列举了哪些例子。P21

5、气象台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

同学们,虽然很多动物和事物的现象可以为我们预报天气变化,但都很粗略,不够详细和具体,而专业的气象台却可以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为人们精、准、快的预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气象台是如何制作出天气预报的。请大家看书上22页的图片,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每一个小图片与它们之间的箭头方向,分析一下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3分钟左右之后学生表达汇报)。

这几位同学分析的很到位,这幅图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三个环节:首先是“搜集信息”,通过气象卫星、谈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气象站来搜集大量的气象信息。然后通过气象台的专业人员分析数据,“处理信息”。最后,通过电视台、收音机、手机等通讯设备来“传递信息”。

6、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图标含义,请大家来看老师手中的图标卡片,你来猜猜它代表什么含义: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小雪,中雪,大雪,霜,雾,霜冻,冰雹,沙尘暴。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出示卡片,请学生来为大家讲述图片上预告的是什么天气)。

篇2:收听天气预报的教案设计

收听天气预报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篇3:天气预报

浙江省绍兴县  华舍实验学校 二(3)班  潘晨

天气预报说今天是晴天,一大早推开门,果然晴空万里。我想:“天气预报可真准呀!”

时间过得很快,上午第三节课即将下课的.时候,外面忽然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我惊讶地说:“天气预报明明说今天是晴天,没有雨的,怎么下起雨来了?”同桌说:“天气预报肯定报错了。”

“天气预报也会报错吗?”我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是的,天气预报并非永远是对的,它像小孩子一样,有时也会犯点小错。”

“哦,我明白了,天气预报一定和我一样,有时也会犯粗心的坏毛病。”我笑着说。

指导教师:包晴岚

投稿:-12-7 21:38:13

篇4:天气预报作文

天气预报说今天是晴天,一大早推开门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果然晴空万里,

天气预报作文

。我想:“天气预报可真准呀!”

小学生作文大全我惊讶地说:“天气预报明明说今天是晴天,没有雨的,怎么下起雨来了?”同桌说:“天气预报肯定报错了。”

“天气预报也会报错吗?”我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是的,天气预报并非永远是对的,它像小孩子一样,有时也会犯点小错。”

“哦,我明白了,天气预报一定和我一样,有时也会犯粗心的坏毛病。”我笑着说。

篇5: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篇6:春节天气预报

春节天气预报

春运快开始了,今年过年回家天气如何?市气象台发布春运天气指引,8种渠道可查天气,初步预计今年春运时期天气比去年好,下面就来看一下春节天气预测吧!

【南方】

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雨),其中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贵州中西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等地的局地有冻雨,

【北方多晴冷天气】

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天气少,多晴冷天气。除夕至初一,西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有小雪;初三至初四,东北地区中北部有4-5级偏北风,东北地区北部有小雪,

这就是除夕天气。

今年春节是全国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的第31个黄金周,随着公众出游的时间增多,对各方面尤其是气象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越来越关注,根据天气出游成为一种需要。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将联合中国气象局做好旅游公共气象服务,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将天气提示传递给游客,全面提升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

【20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年2月18日至2015年2月24日调休,放假7日。

2月18日(星期三,农历大年三十 除夕)、2月19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初一)、2月20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15日(周日)、2月28日(周六)上班(补班)。

篇7: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

篇8:春节天气预报

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天气少,多晴冷天气。除夕至初一,西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有小雪;初三至初四,东北地区中北部有4-5级偏北风,东北地区北部有小雪。这就是除夕天气。

今年春节是全国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的第31个黄金周,随着公众出游的时间增多,对各方面尤其是气象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越来越关注,根据天气出游成为一种需要。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将联合中国气象局做好旅游公共气象服务,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将天气提示传递给游客,全面提升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

篇9:清明节天气预报

大家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不是就一定代表着清明节就下雨呢?

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2日-4月4日

清明广州天气情况(2016.3.23日更新):

根据广州气象局15天天气预报显示,4月2日-4月4日,广州基本是全程在下雨的!平均气温在20-26℃之间徘徊!

穿衣提醒;这一个温度,怕冷的女生建议穿一件打底衣,加一件薄衬衫,带上一个薄外套,冷的时候可以披上。男生一般就是穿一件衬衫,一件薄外套就可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20的清明或将印证这句著名的古诗了。

2016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16清明节是4月4日,星期一。

放假安排为4月2日-4月4日!

清明假期小车免费走高速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4日(星期一),与周末连休,即从4月2日开始连休3天。按照惯例,清明节假期期间,全省高速将实施免费通行。

按照高速路免费通行的日期安排,除了清明,今年剩余的高速路免费通行假期为五一小长假及国庆黄金周,端午节、中秋节假期高速路不免费。

篇10:端午节天气预报

5月28日至5月30日,是的端午小长假。

这个时间段,没有夏季7月多的炎热,也没有早春3月多的寒冷的时节,最适合出门远行和游玩了,旅行者们应随时关注气候变化,以保障旅游的完整性,确保有一个高质量的旅行。

小编为您准确预报端午节假期期间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

端午节小长假小编2017端午天气与旅游专题与你随行!

5月28日-6月6日,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50~90毫米,其中华南西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100~160毫米,局地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时段在5月28日前后和6月3日前后。上述地区降雨量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

根据规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假期可免费通行,共免费通行20天,而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则继续收取通行费。因此,20端午节高速公路不免费。

[2017端午节天气预报]

篇11:天气预报教案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是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在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三、天气预报图

【展示图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投影片)。

【指图讲述】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只要认识了这些天气符号,同学们就能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从而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

【练习】教师在图上任意指出某个城市的天气符号,请学生说出它的天气。

因此,认识天气符号,是读天气预报图的关键。

【板书】 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锋、暖锋、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评练习情况】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们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做本节末的第1~3题。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

篇12:天气预报教案

一、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二)难点

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三)疑点

气象卫星是如何摄取卫星云图的?

(四)解决办法

借助于录像机、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识读有关图片,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解决本节的重、难点问题。

二、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晚7:30后的天气预报节目录像,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先是卫星云图……)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卫星云图和天气形图以及预报图上的各种常用天气符号,最后师生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预报城市天气。

三、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习过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 别(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况。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降低。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启发引导]由于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报。你能说说天气预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回答]由于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所以,天气预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板书]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 天气预报教案

★ 简单天气预报稿件范文

★ 大班天气预报教案

★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 有趣的天气预报开场白

★ 浙江杭州春节天气预报

★ 幼儿园大班天气预报科学教案

★ 描写天气预报的英语满分作文

★ 教案设计

★ 毛遂自荐教案设计

上一篇:

中盐集团: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食盐市场供应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